近日,交通运输部表示,今年要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强调要继续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交通运
日前,记者从贵阳经开区获悉,2023年,该区将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持之以恒聚力“强省会”行动,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全力...
日前,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5G、
新春伊始,多地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抢时间、划重点、强信心,千方百计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传递出全力拼经济、抢抓开门红的强烈信号。记
本报记者包兴安吴晓璐桩机起落,吊臂往来……春节期间,一项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为了早日实...
本报记者包兴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稳投资、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引擎。过去的两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国家统计局四部门相
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稳投资、稳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既要面对短期稳增长的压力,又要迎接中长期增长模式转变的挑战。因此,要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调结构、促发展的
本报记者包兴安杜雨萌近日,多地密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谋划部署2023年工作。记者梳理发现,扩大内需是各地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加快
日前,记者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获悉,为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投资和消费,2022年9月,人民银行总行设立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中国经济行至四季度,表现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成绩来之不易。四季度经济在全年分量
经济日报北京11月10日讯(记者曾金华)从财政部获悉,中央财政近日提前下达多项2023年预算资金,支持地方提前谋划实施2023年相关工作。其中,
本报记者包兴安专项债是拉动投资最直接的政策工具之一。为进一步稳住经济大盘,专项债持续发力。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3日,
本报记者包兴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专项债靠前发力,撬动有效投资;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支持汽车等大
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正式开工周家斌宣布工程开工李楚出席并讲话8月15日,全区首批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且落地最快的项目...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3日表示,下半年将开工建设新一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1500亿元,进一步发挥电网投资拉
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内,安装机器视觉智能算法系统的机械臂正在完成5G天线单元高精度叠板工作,在5G网络与机器视觉技术的
中新网7月29日电据国家发改委消息,2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会议要求,压实地方责任,督促加快项目开工
近日,中国铁建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获准注册,这意味着持续升温的REITs市场又将迎来新的基金产品发行。此前,由华夏基金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永祥表示,经过多年投资建设,目前各地形成了一大批存量资产。
今年以来,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陆续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加速发力。有媒体据此推算出“中国今年计划投资额至少为14 8万亿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记者刘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还不牢固,为促进工
2021年的最后一天,江玉高速公路、沿印松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就此突破8000公里,位列全国第5。随着一大批有效投资落
近期各地投资一季报密集亮相。一季度,多地重点项目建设全速推进,特别是能源、交通等领域项目投资普遍超预期。为进一步发力稳投资、夯实压